28
2020-12
傅杰老师团队:Cu/ZrO2催化脂肪酸原位加氢制备脂肪醇———载体结构与金属载体界面的影响
傅杰团队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刘坚教授课题组合作,合成了具有不同晶相结构氧化锆 (单斜ZrO2:m-ZrO2, 四方ZrO2:t-ZrO2) 负载的Cu基催化剂,并有效调控了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更深层次地考察载体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
28
2020-12
傅杰老师团队:基于高熵材料的高温稳定催化剂—— 通过异质结协同效应实现催化剂稳定性的新...
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对于工业生产中高温反应(如尾气处理、重整产氢、合成氨等)极其关键,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结晶高熵材料(包括高熵合金和高熵氧化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高温稳定性,成为制备高温稳定催化剂的重要材料,备受关注。&
31
2020-10
鲍宗必教授团队报道:基于电荷转移效应的CoNi合金负载MOF衍生微孔碳实现Xe/Kr高效吸附分离
氙(Xe)、氪(Kr)是重要的稀有气体,广泛应用于医学、激光、航天等领域。Xe、Kr在空气中浓度极低,主要来源于大型空气分离装置的副产物(Xe/Kr = 20/80, v/v),从空分副产物中分离回收获得高纯Xe、Kr产品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同时,将核废料中的放射性元素127X
11
2019-07
任其龙教授团队在稀有气体分离研究上取得新进展(JACS):方酸钴超微孔材料实现氙氪气体的分子...
氙气和氪气等稀有气体在电光源、医疗、半导体、航天、军工等领域广泛应用,有“黄金气体”之称。氙氪目前主要从空分的副产品中提取,但含量较低,开发高捕获能力和高氙氪分离选择性的多孔材料是吸附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最近,任其龙教授团队利用方酸配体构建出方酸钴超微孔材料
27
2019-05
低碳烃与药物分离课题组报道首例硼烷阴离子柱撑的超分子金属框架材料用于低碳烃的分离
发现和发展新的多孔材料对于许多新兴的应用(比如气体分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高能耗的传统深冷精馏工艺相比,吸附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的优势。最近几年,大量的金属框架材料(MOFs)和超分子有机框架材料(SOFs,或者叫做氢键有机框架材料HOFs)被报道,其中有些表现出比沸石分子筛等传统吸附剂
12
2019-03
任其龙教授团队破解“卡脖子”技术 打破制药原料被垄断局面
日常生活中服用的药片从哪里来?它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天然活性物。近三十年间,全球有1000余种新药研制成功并获批生产,其中一半以上药物来源可追溯至天然活性物质。在“救命药”抗癌药中,更有高达70%来源于天然活性物。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活性物质分离制造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巨大,
06
2018-08
变地沟油为航空煤油成本过高,怎么破?浙大吕秀阳团队做到了
把地沟油转变为航空煤油并非什么新主意,但现行技术制备成本超高,没有什么工业化应用价值。如今,这一难题被浙江大学教授吕秀阳带领的研发团队给破解了。吕秀阳告诉记者,团队多年来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针对目前油脂催化加氢脱氧制备航空煤油过程中存在的反应氢耗大、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等问题,提出了一条油
31
2018-01
邢华斌教授课题组“量体裁衣”报道“丙炔单分子笼” 吸附策略
结构相似复杂混合物中痕量组份的深度脱除一直是化工分离领域的技术挑战之一。这要求分离材料不仅可以高效辨识相似分子结构之间的微小差异,同时要求分离材料在极低浓度下对目标分子有较高的吸附容量。传统多孔吸附剂难以满足这一苛
22
2016-05
邢华斌教授课题组在乙炔乙烯分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文Science
2016年5月19日,Science杂志以First Release方式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化工学院邢华斌教授与利莫瑞克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等单位的合作研究成果“Pore chemistry and size control in hybrid porous materials
14
2013-03
结晶法制备辣椒碱类化合物工艺研究 天然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